|
托盘回收网站浅析当代二手塑料托盘的行业现状浅析当代二手塑料托盘的行业现状 很多业内人士都对塑料托盘的现状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且对于如今的现状如何应对也是有着自己的见解,今天二手塑料托盘厂家小编想和大家说说关于行业现状,小编是怎样的一个看法与见解。 二手塑料托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于2002年9月对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大城市的300余家生产、运输、仓储和流通企业进行了调查,从托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等方面着手,对中国托盘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和分析,这一工作有利于加强对托盘行业的协调与指导,也为物流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建议。 ⑴现有托盘的材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托盘专业委员会的初步调查显示:中国现拥有各种类托盘约5000万~7000万片,每年产量递增2000万片左右。其中木制平托盘约占90%、塑料平托盘占8%、钢制托盘、复合材料托盘以及纸制托盘合计占2%。复合材料平托盘和塑料托盘上升比例较大。 ⑵标准及主要规格 当前,中国的托盘规格相当混乱。除机械工业系统使用JB3003—81规定的800mm×1000mm和500mm~800mm两种规格的托盘外,1996年,中国交通部科研院又提出将ISO6780:1988《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等效采用为中国托盘的国家标准。以后,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以GB/T2934—1996标准系列文号批准并发布了这个等效标准,其中包括了1200mm×1000mm、1200mm×800mm、1140mm×1140mm及1219mm×1016mm等4个托盘规格。 此外,关于托盘标准,中国还有GB/T3716—2000托盘术语,GB/T16470—1996托盘包装,GB/T15234—1994塑料平托盘,GB/T4995—1996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GB/T4996—1996联运通用平托盘试验方法等国家标准。不仅如此,在中国的日资、韩资企业中还大量使用着1100mm×1100mm规格的托盘。凡此种种都说明中国采用的托盘标准太多,如不大力整顿,很难有效地解决中国托盘规格的统一问题。盘专业委员会调查发现流通中的托盘规格比较杂乱。包括:2000mm×1000mm、1500mm×1100mm、1500mm×1000mm、1400mm×1200mm、1300mm×1000mm、1200mm×1000mm、1200mm×800mm、1200mm×1100mm、1100mm×1000mm、1100mm×1100mm、1100mm×900mm、1000mm×1000mm、1000mm×800mm、1200mm×1200mm、1300mm×1600mm、1300mm×1100mm、1400*1100mm等几十种规格。其中塑料托盘的规格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1100mm×1100mm和1200mm×1000mm,约占塑料托盘的50%左右。这是由于塑料托盘生产中要使用注塑模具,而模具开发成本相对比较高。木质托盘的规格比较混乱,规格主要是使用单位根据自己产品的规格定制,这与木质托盘制造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有关。钢制托盘的规格不是很多,集中在二至三个规格,主要用于对托盘的承载重量要求比较高的港口码头等单位。另外在调查中托盘专业委员会还发现,企业使用的多为平面四向进叉双面使用托盘,占托盘使用总数的60%左右。其余的还有平面双向进叉双面使用托盘、单面使用平式托盘、箱式托盘和柱式托盘。特种托盘的使用数量比较少。箱式托盘现多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搬运,基本上不进入流通。 ⑶周转方式 托盘专业委员会的统计表明,现阶段中国托盘在使用中基本是企业内部周转。对于生产企业,其所拥有的托盘不出企业,托盘的使用范围仅限于从企业的仓库到运输环节之间的搬运。对于物流企业,托盘也局限于企业内部调配使用,尚没有形成一个托盘顺畅流通的机制。 ⑷托盘作业情况 托盘的发展可以说与叉车同步。叉车与托盘的共同使用,形成了有效的装卸系统,使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从统计看,托盘基本上是配合叉车使用的。平均每台叉车配备800~1000片托盘。 中国托盘行业存在的问题: ⑴使用方式落后,不能完全发挥托盘的优点 托盘本身是为配合高效物流而诞生的一种单元化物流器具,可以说托盘是贯穿现代物流系统各个环节的连接点。但是在我们实际使用中由于规格不统一,造成托盘不能在物流作业链中流通使用,仅局限于企业内部。 ⑵受托盘周转方式的制约,流通过程成本过高 从调研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的托盘都是在企业内部周转,从而使企业的产品经过多次人工搬运装卸,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相应增加了产品的流通成本,从而降低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⑶难以与国际规格接轨 由于托盘的规格标准不统一,使中国的托盘使用不能与国际运输器具如国际通用的集装箱等相匹。企业为了能适应相关的国际运输工具,不得不向托盘生产企业订购与该企业周转使用规格不一致的托盘,从而增加了企业的出口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